第二百四十六章 突破口在哪儿_末世之生存为王
笔趣阁 > 末世之生存为王 > 第二百四十六章 突破口在哪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二百四十六章 突破口在哪儿

  逐渐在所有人中形成了两种观点,但不管哪种观点都不赞成再去周原市了。

  只有孙铁这个大总管在最后提出了一个疑问,如果没有制造食品的机器,以后莫非要真的回到原始的食物制作上?这样真的能够接受?

  现在就算吃得味同嚼蜡的单兵口粮,它也是有很高科技含量的。这些食物并不是很简单的烹饪然后真空包装而成,而是有许许多多的高科技,否则不可能提供足够的热量以及这样方便储存和运输。

  一个最近的例子就是小峡谷聚居地里的情景,天天烤土豆加海盐你受得了?再配上点老干妈就是一餐好饭了。

  别忘了,老干妈也是一种工业产品,它不是一瓶一瓶手工制作的,而是成千上万瓶一起通过工厂的机器流水线生产的。

  如果还想吃豆豉,可以。但是这要回到封建社会的农民们的原始手艺上去。

  你能够想象在一个没有味精、鸡精调料的环境中吃饭吗?那恐怕生活质量很快就要下降到一个人不可理解的地步。

  很多人都以为古代人吃得很好,因为他们都是吃的“绿色原生态”嘛!但是这种人大错特错了!他们并不知道在现代社会食品工业已经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突然间没有了这些东西,很多食物会消失,而且根本没有那种味儿。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这就是科学家们所担忧的。

  顺便说一句,电脑这种东西,现在还可以使用对吧?但是过不了多久,十年,这些器材就会老化,而人类到那个时候如果还是现在一样的条件的话,就已经没有电脑可用了,很快就要退回纸和笔记录文件的年代。

  对了,那又来说说纸和笔。这两样东西也是现代工业科技的结晶。千万不要把现代社会中的纸张等同于古时候造纸术刚刚发明的时候那种纸。

  洛阳纸贵这句话不是白说的!笔就更不要提了,你没有了工厂,还指望能够生产笔芯?那玩意儿科技含量一点儿都不低!

  想想这些事情就头疼,尽管今天这个会议,所有人没有对以后去哪儿定居或是就在这里定居形成一个统一意见,但是大家至少统一了一点,那就是周原市的9527工厂,不再是目前的迁徙首选了。

  王兵有点头疼,他没有想到这个问题居然还有这么大的分歧,在他看来就算有人在哪儿又能怎么样,就不能夺过来吗?

  当然,这就是典型的莽夫思想了,这种做法不是不可行,但要付出多少代价是谁也说不清楚的。

  莽夫是不可能莽夫的哟!王兵无奈的叹了口气,现在的突破口在哪儿呢?

  想来想去,还是对外交易才是王道!这一次带回来的大豆制作的豆腐,就让整个团队的士气为之一振,换句话说像过年的气氛都不为过。

  看来民以食为天这句话还真没说错,人生存最基本的满足就是口腹之欲了。

  那么接下来换个话题,对外放开交易?因为这一次的成功交易例子在先,绝大多数人都意外的表态支持对外交易。

  其实回想脱离了燕京市自我寻找物资的阶段,就算后面在东盛市的几次交易,也都算成功。

  当然,你不能纠结于中间重重的其他因素以及担心对方的报复,但是就交易本身而言,这个动作是有意而无害的。

  如果不对外交易,这样一个小小的三百多人的团队,怎么可能生产出各式各样人类生活的必需品?不要说机器了,就是专业人员也没有那么多。

  所以,对外交易是必须的,这就是保障大家在末世尽可能过上舒心日子的一种必须有效手段而已。

  当然,把大家弄起来开会,不仅仅是这两件事,顺便王兵还要了解一下各小组最近的工作开展情况如何,他作为一个团队的最高首领和决策者,掌握团队的动向是必须的。

  首先是赵小乐的情况,她这边的农业生产目前几乎没有任何障碍的开展着。也奇怪,现在已经没有了虫害和其他问题。

  土豆种植本身就不太需要过多的雨水,这一点和最近的天气倒是不谋而合。萃取黑色粉末调制的新型化肥的效果良好,因为每天都要对一块试验田进行固定记录,从土豆的长势来看十分喜人,生长速度也有大幅度的提升。

  看来这玩意儿不但能够加大产量,还能够加快生长速度,的确是名副其实的末世新型肥料。

  这算是一个重大利好消息,大家听到赵小乐的汇报之后纷纷鼓掌,对于团队来说,没有什么比顺利生产粮食更能振奋人心的了。

  接下来是许庆这边牵头的基建小组,由于设备短缺,钢筋混凝土的制造成了大问题。另外现在火砖还有一定的小缺口,西营市郊外的砖厂被他们找了个遍,但是只有一家不大的砖厂还有库存,本着安全第一够用即可的指导思想,许庆没有再深入西营市区,因为这个城市的面积很大,如果现在基本够用的话拉回来即可,无需节外生枝。

  电力供应充足、油料保障充足,这两点恐怕是人类生存团目前最大的优势所在了,小镇只要一天在团队的控制下,那么团队的能源就一天能够得到保障。

  食品后勤方面,现在生活用品也暂时充足,但是孙铁指出了隐患,洗发水和香皂、卫生纸这些看上去不起眼的东西库存已经不多,还需要进一步扩充。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气温已经越来越寒冷了,目前在户外作业需要很大的体能消耗,取暖是一个问题。

  那么,到底要不要恢复到锅炉供暖的老路子上去?

  造锅炉这个工作对于杨爱国和刘成明来说不难,这种供应三四百人居民楼的锅炉,耗费材料不多,一个标准机床就可以制作。

  难就难在,这煤炭去哪儿找?你总不能烧柴油来供暖吧,那不单单是奢侈,关键是技术上无法实现啊!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lu.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lu.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