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_上吊之前,崇祯掀桌
笔趣阁 > 上吊之前,崇祯掀桌 > 第149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49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

  第149章来而不往非礼也

  对吴三桂所部的安排,似乎是有更好的安排!

  刚才脑海中的灵光一闪,崇祯皇帝不由得先停下了笔,仔细琢磨起了想法。

  这多尔衮是集齐了“倾国之兵,上到七十,下到十五的男丁”,皆参战,兵力弱者留守辽东,兵强马壮者入寇关内。如今更是切断了南方补给京师的通道,这就想着让京师发生饥荒是不是?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是来而不往非礼也?

  建虏折腾京师这边,那老子就去折腾辽东。主力不好出动,派个偏师总可以吧?

  反正留守辽东的建虏,大都是老弱残兵,好一点的兵力,肯定是要驻守他们的都城沈阳那边,其他地方的兵力,肯定很弱!

  要是以前,建虏的赫赫威名在,估计朝廷官军中有胆子的没几个。

  可如今,自己已经打破了建虏野战不败的神话,还血祭了一个奴酋。让所有朝廷官军都知道,建虏不是不可战胜的!

  在这种局势下,该是没问题了吧?

  如果辽东局势被搅动,相信辽东那边的建虏肯定会派兵求援,那老巢都要没了,多尔衮还会继续逗留在关内折腾么?

  这就是围魏救赵?

  想到这,崇祯皇帝觉得可以,便下旨召王承恩和吴三桂觐见。

  随后,他便召见了内阁首辅范景文,询问有关漕粮事宜。

  粮食一向是重中之重,范景文虽然不知道建虏的最新动向,却也没有多疑,只是如实回答道:“京师漕粮原本定于每年四百万石,主要从南直隶,浙江、江西、湖广以及河南和山东两地,其中河南和山东两地皆只占一小半。”

  这个额度,其实是京杭大运河能容纳的运输量,再多也运不了了。因此,国库收入,剩余要交给京师的部分改为银钱支付。

  此时,范景文在大概说了下历史之后,便露出一些凝重表情继续奏道:“随着战乱四起,各地漕粮起运皆出现困难。特别是湖广深受贼乱,漕粮几经于无。其他各地,漕粮亦减少得厉害,每年漕粮,能运抵京师者,两百万都不到也。也是如此,京师粮价,大都要一两五钱甚至二两银子一石。”

  太平年间,京师的粮食差不多是一两银子可以买两石,但是到了崇祯末年,都已经反过来了。

  看到崇祯皇帝脸色微变,范景文又苦笑了下道:“去年京师闹瘟疫,死了将近一半人口,外城多有全家死绝。吃粮的人口少了,这粮价才跌了一些下来。陛下离京之时,吩咐过由朝廷控制粮仓,因此如今一直稳定在一两银子一石粮食的价格。京师粮食,挨到秋收之后漕粮解运到京是绝无问题的。”

  崇祯皇帝听得无语,按照这个说法,岂不是还要感谢那场瘟疫?这还真是天大的笑话了!

  回过神来,他表情严峻地说道:“今年的漕粮该是不可能按期进京,朕要知道,以如今京师粮草的储备,能坚持多久?”

  范景文一听,顿时脸色大变。

  京师人口之多,哪怕有过去年的瘟疫,依旧是大明朝最多人口的城镇之一。一旦京师发生饥荒,那灾难是不可想象的。

  他立刻明白过来,建虏还在京畿之地,漕粮确实难以运输。

  于是,范景文仔细想了下之后说道:“如果节约用粮,当能坚持到今冬,这还是多亏了陛下之前就下旨控制了粮仓,否则必不可能!”

  说到这里,他试探着问崇祯皇帝道:“陛下,建虏会一直在京畿之地么?”

  虽然他其实是很想问皇帝能不能打败剩下的建虏,但是考虑到建虏兵力远比朝廷官军要多,而且建虏的赫赫威名,不是一次大胜就能彻底扭转的,他就没敢问出来,只是婉转地问了下。

  崇祯皇帝肯定不会瞒着大明首辅,当即对他说道:“建虏主力南下攻占了天津卫、武清、静海一带,截断了漕运甚至海运到京之路。朕观其目的,似乎是要切断京师的粮草供应。一时半会,如果建虏不分兵的话,还不好打,朕需要等待战机,卿能明白么?”

  范景文一听大惊,他是带兵打仗的文官,属于文武双全那种,立刻便明白了当前局势的严重。

  眉头紧锁之下,他连忙奏道:“陛下放心,微臣再回去想想,尽量节约用粮,以多坚持一段时间!”

  崇祯皇帝见了,便也安慰他道:“朕晾建虏也不敢轻易分兵,否则朕便能领军各个击破。因此,朕就想看看,建虏大军的粮草,又能坚持多久?”

  范景文听了,顿时大喜,连忙说道:“陛下圣明,微臣料建虏大军之粮草绝无可能坚持多月!”

  这就是能有野战之军的好处了!

  如果建虏野战无敌,那建虏随时可以派遣偏师去掠夺粮草物资以为大军之用。但是,如今朝廷有一支能和建虏野战的军队,就能限制建虏分兵补充粮草物资的能力了。

  崇祯皇帝见了,便又再说道:“晋北今年的粮食该是能丰收的,晋中看情况,说不定晋地也能补充一些粮食到京师,但是不能期望过高。”

  范景文一听,又是放心了一分。

  不过不管怎么样,粮草是大事,不能马虎的,他见皇帝没有别的吩咐,便立刻去和其他文官商量,做好这个粮草管理的事情。

  崇祯皇帝这边,刚才和范景文说晋中的事情时,忽然想到了一个情况。

  他之前在宣府之战中歼灭阿济格所部,俘虏了好多建虏,其中有一部分,就是来自草原的部族。

  在大同宣府之外,就是有名的河套平原,那里是土默特部聚集区。

  这个土默特部,在嘉靖年间的时候也曾辉煌过,出过一个杰出人物俺答汗,但到这时候已经完全没落了。

  此时的土默特部臣服于建虏,被建虏分为土默特左旗和土默特右旗,分设都统统领;根据俘虏的口供,如今的土默特右旗,男丁是一千八百二十六名;而土默特部左旗,则是两千一十一名。

  一共就这么多男丁,这次随阿济格侵入张家口的就有两千人左右。换句话说,如今留守土默特部的男丁,也就两千不到的人口而已。

  或许也该出关报个仇吧,总不能就允许他们跟着建虏入关侵略吧?

  顺带着,如果有牛群的话,可以支援农耕;如果有羊群的话,可以补充一点肉食;如果有马群的话,可以扩编下朝廷骑军!

  建虏主力这边,暂时不可能有大战,骑军闲着也是闲着,去赚点外快也是可以的。这时候的京师,可是急需外快的!

  这么想着,他便又下旨召见各大总兵,商议这事。

  让崇祯皇帝有点出乎意料的是,唐通最是积极,抢着要立功。

  对此,崇祯皇帝也是心知肚明,知道他受了什么刺激,便准了他的请战,让他领三千骑军赶往晋北,再在那边凑一些骑军到四五千的样子,让土默特部俘虏带路,为朝廷增加一些外快。

  忙完了这些之后,天色已经不早了,崇祯皇帝一边用餐,一边听取太子朱慈烺的奏报。

  他班师回京之后,朱慈烺的监国身份自然就没了,被皇帝安排去做兵事相关的后勤事情。

  只听朱慈烺向崇祯皇帝奏道:“父皇,军服所用布锦皆以下方各军家小,军中将士无家小在京者,由宫里负责给他们赶制军服!”

  这个时代,军服并不是统一的,而是发布料给军卒家属,由军卒家属根据自家人的身高缝制军服,多余的布料,也就当是一种赏赐了。

  如今已经是六月,夏季,但是全军其实还是冬季的军服,事实上,很多军卒一年到头都是一件军服,或者是棉甲,补了又补,缝了又缝,冬季作战还好,夏季的话,实在是太热了。

  年初抄家了那么多权贵,他们的商铺中有不少是经营绫罗绸缎和各类布匹的。因此,崇祯皇帝的这个军服制作,其实并不用花费多少。

  崇祯皇帝听了,点点头,示意他继续。

  于是,朱慈烺便又继续禀告道:“有损坏和缴获的护甲,皆已收回,共有七千五百六十具,正在加紧修补改造,估计要月余时间。”

  缴获的护甲,其实还远不止,毕竟宣城之战是歼灭战,而昌平怀柔之战也是大败建虏。只是有些护甲只是改动颜色之类,京师这边工匠承接能力有限,就让将士们自己动手做一些小改动了。

  随着这两次大战的结束,随皇帝征战的京营将士,也就是那五万人马,基本上已经人手一具精良甲胄,战力自然又提高了一分。

  “在父皇出京之后,京师打造出来的鸟铳,合计有三千一百五十把,下发了两千九百把。这些鸟铳都是儿臣亲自抽查,皆是精良之作。”

  “……”

  朱慈烺把这半年多来由京师这边打造出来的火器护甲情况,全都禀告了一遍。崇祯皇帝一边听,一边心中评估。不管怎么样,这支军队经历了几次大战,已经算是锤炼出来了,装备的更新换代,应该也能让军队的战力更上一层楼。

  朱慈烺说到最后,他带着崇拜的眼神对崇祯皇帝说道:“父皇,您要的大盾牌已经打造出来,并且用火器近距离试过,包括虎蹲炮都试了,打不穿,根本打不穿。但是……但是也没一个人能轻松举起来!”

  崇祯皇帝一听,便笑了。

  回来之后,他琢磨了下,自己设计了个盾牌,写了要求,让朱慈烺去兵仗局打造实验。

  崇祯皇帝这个盾牌,就要求能护住全身,然后全是钢铁打造,火器打不穿。这样的话,如果以后在战场上,万一需要他冲锋陷阵,有这么一块盾牌,就能安全很多。

  毕竟如今已经是冷热兵器交替的时代,不是每次作战的时候,敌人都不会用火器,有这样的盾牌才能更安全。至于另外一只手,考虑用狼牙棒,不过他想先试试盾牌再说。

  对于朱慈烺的羡慕,崇祯皇帝怀疑他会想,为什么不把力大无穷这个传给他?

  他不理朱慈烺这边了,转头看向周皇后,因为周皇后这边也有事要说。

  看到崇祯皇帝看向自己,周皇后便对他说道:“之前抄家所得,除去给山海关那边留着的军饷之外,就只剩下两百来万了。就照如今这个花钱的速度,怕是只能坚持不到一年了。如今朝廷还没有其他进项,是不是要把那些古玩字画,首饰之类的变卖一下?”

  这次的军功赏赐,很多将士都选择了粮田作为奖赏,要不然的话,能省下的钱就更少了。

  崇祯皇帝听了,倒也没有多少担忧,微笑着对周皇后说道:“这个不怕,钱该用就用着好了,等要没的时候再说!”

  听到这话,朱慈烺便确认道:“再找一些贪官污吏么?”

  崇祯皇帝听了,不由得看了他一眼,这小子是看到自己抄家得到这么多银子,觉得来得容易,所以也想这么干了?

  心中这么想着,他便回答道:“贪官污吏肯定要继续整治,但是所谓开源节流,这开源也不能少的。朕自有主意,只是眼下还是要先对付建虏,开源的事情,回头再说!”

  朱慈烺听到这话,眼神中不由得充满了期待:父皇带给他的惊喜太多了,他不知道这开源的惊喜又会是什么?

  随后,周皇后又禀告道:“我本以为,那些迁移来京师的京营将士家属,会把银子都取走,结果发现把钱庄当存钱的地方了,只是需要用钱了,才来领一点走。并且似乎这种情况还多起来了。我也让人暗地里问过,说是那么多银子放在家里不安全,存在钱庄就万无一失,不会弄丢。如此下去,钱庄岂不是要一直替他们保管银子了。太康伯已经问过我,此事该如何处置?”

  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笑道:“怎么,觉得这是累赘,负担?呵呵,这可是好事啊!”

  “好事?”周皇后一听,有点不解,免费保管别人的银子,还能是好事?

  朱慈烺也是不解,睁大眼睛看着他父皇。

  崇祯皇帝见了,微笑着说道:“这说明朕已经赢得了他们的信任,这就是好事。等到打败了建虏,京畿之地太平了,重建家园的时候,就能钱生钱了,是个很来钱的营生。先继续这么着吧,信任还需要继续积累!”

  他说话算话,又领兵打胜仗,不但是军中,包括百姓也都对他这个皇帝重建信心,这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周皇后见他说得这么有把握,虽然还是不理解,却也没多说什么,于是,她又继续开始说下一个事情,崇祯皇帝都一一给出他的意见。

  接下来的天数,崇祯皇帝一直要处理政务,忙得脚不沾地。事实充分证明,皇帝有天大的权力,但是也真的不好当,太累了,997个没完。

  ………………

  再说李自成这边,从曲阜搜罗了粮草之后南下,同时把衍圣公的文章散布出去,抬升他的名望。

  但是,他还是发现,随着他一路南下进入南直隶,特别是攻克了徐州府以及淮安府之后,竟然就有点攻不动了。

  南方确实比北方富裕多了,但是南方的抵抗也比北方坚决多了。

  李自成几乎每攻打一个地方,都遇到了当初类似保定一样的攻防战。打下一个地方,确实能补充不少物资,可是损失的兵力也多。而且打下地方之后,当地的百姓并不待见他,不像北方一样,会主动参加他的军队。

  对此,宋献策的分析是,南方更为富足,普通百姓大部分也还有的吃,因此不会像北方一样不参加军队就会饿死。而且南方的官绅皆是有钱,组织抵抗也更坚决一些,根源还是怕大顺军的追赃助饷之策。

  南方这些战事的经历,也让李自成不由得开始思考,继续实行这追赃助饷之策的话,是不是对他的霸业还有帮助?

  可是,要是不实施追赃助饷的话,这钱粮又从哪里来?

  第一次,李自成体会到了以前崇祯皇帝没钱的难处!

  也在这个时候,他收到了消息,知道了辽东女真人打进关内了。立刻,有人就提议,当即挥师北上,联合女真人把朝廷给推翻了。

  但是,以宋献策为首的一些人,却认为暂时观望更佳,最好让辽东女真和当今皇帝所领之军打得两败俱伤最好!

  此时的李自成等人,还是把辽东女真当作和他们一样,造朱明皇帝反的队伍看待。

  至于民族大义什么,这个时候根本还没有,要不然李自成也不会追认西夏太祖当他的祖宗。

  这一日,他召开军议,讨论大军接下来的动向,是继续再向南攻打呢,还是西进回中原,稳固夺下的中原,并策应湖广那边的袁宗第所部,灭了左良玉为好?

  正在这时,大堂外有兵来报,说辽东女真使者求见。

  这让大堂内的人都有些惊讶,不知道女真人又跑来找他们是为何事?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lu.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lu.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