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道是无情_我的师尊是太上老君
笔趣阁 > 我的师尊是太上老君 > 第三十六章 道是无情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三十六章 道是无情

  苏寻缓慢地从瀚海之中走回到岸上。

  他的身上,一尘不染。

  不单如此,瀚海中的海水,似乎也没有留在他的身上。包括他所穿的那件衣服,也没有沾上半点水滴。

  干净如初,十分整洁。

  苏寻感受着自己的变化。此刻,他的命宫神魂之处,已有三朵金花汲取着天地灵气,而胸中元见之处,也有法力渐渐地汇聚。

  便是“太乙”之境。

  太乙者,太一也。

  三花聚顶,五气朝元!

  道家内丹术中,将精、气、神称作三花,将心、肝、肾、肺、脾称作五气。

  三花代表神魂,五气代表神体。

  汇之于顶,聚之于胸,便可以“深根固柢,长生久视”。

  换句话说,从今日起,苏寻正式成为了一名有道全真,能够近乎长生不死!

  至于为什么说是“近乎”长生不死,乃是因为,哪怕是成就太乙,实际上也并不是完全不灭的。

  正所谓:三花落则死矣。

  三花,相当于太乙天仙的神魂。如果三花散灭,那哪怕是太乙天仙,也是会死的。

  当然了,三花五气生生不息,正常情况下是不可能会散灭的。

  但是,天道之中,却有无数灾劫。

  佛门有成住坏空、天人五衰,道门有三灾九难,亦有“轮转劫难”。

  《高上玉皇本行集经注》有云:轮转劫每劫十二万九千六百年。

  而在西游记中曾提到过,玉皇大帝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方才修成正果,而西游记里则将其称为“无极大道”。如此,玉皇大帝方才能够真正的“全性葆真,不以物累形”,从而达到永恒不灭。

  所以现在的苏寻,虽然已经今非昔比,但站得高了,看得,自然也更远。

  正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一样,每个人,也有属于自己的“劫”。

  那么,自己的“劫”会是什么呢?

  苏寻摇了摇头,现在的自己,不用想那么多。

  何况也没什么必要。

  毕竟,自己还有一位“好师父”在呢。

  “徒儿多谢伯阳师父相助。”

  苏寻面向老子,拱手行礼说道。

  虽然刚刚的他,在全神贯注的对造化阐述自己的道。不过周遭发生的事情,却还是知道的。

  如果没有老子在关键时刻的相助,自己或许会有极大的增益,但想要一举突破到“三花聚顶,五气朝元”的太乙境界,却仍然是很困难的。

  老子微笑摆手道:“苏童儿,何必这么多礼。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自行领悟到如此境界,就算我不出手,你也同样要不了多久就能够得悟天仙。说起来,反而是我这个师父有些不合格,这么久了都没有教你什么。”

  苏寻忙说道:“伯阳师父何出此言,你是天地间最好的师父!”

  老子的不言之教,苏寻早已无比佩服。

  而如今,成就了太乙天仙,他更是如此觉得。

  正是由于老子的无为之益,如今的苏寻虽然是太乙天仙,但实际上的境界,却早已经远远超出了任何天仙。

  所缺少的,仅仅是积累、磨炼与经历而已。

  如果老子当初真的是拿出一本神通法术教给自己,固然,自己也可以成就天仙。

  不,甚至如果老子想的话,只需要一颗九转金丹,自己或许就可以立地成仙,在短时间内便拥有神仙的法力法术。

  但是,如果真的那样的话,自己或许反而会走入一条死路。

  苏寻看着那“瀚海”。

  此刻,瀚海之中的海水,已经很是清澈了。

  原本没有任何生机的海水,在经过之前太极图的诞生之后,已然被净化了许多。

  虽然,现在海中的弱水仍然还存在着,但是却已经孕育了一颗“生机”的种子。

  苏寻目光微微闪动,一条红色的鱼儿,缓慢地流入到了那瀚海之中,忽然迅速成长,似乎渐渐地呈现虬形。

  随着鱼儿游动,淡淡地光华,向四周扩散,净化着这片大海。

  这一次成就太乙仙的境界,在悟道的过程中。他同时还领悟了脑海中阴阳鱼的一种玄妙力量。

  那便是借助“太极图”,黑白两色的阴阳鱼,分别衍生出的“生”与“死”!

  阳主生,阴主死。

  根据情况不同,阴阳所主也会发生改变。

  以前的苏寻是利用阴阳鱼集聚灵气,而如今的苏寻,则已经能够利用,去控制生死。

  虽然说还没有能够达到一个很神奇的程度,但也已经极为可观了。

  而且,太极图的玄妙,绝不仅限于此。天地的回馈,还有很大一部分,需要让苏寻真正参悟,才能够领悟的通透,将之彻底融入到自己脑海中那两条阴阳鱼中。

  同时,也是融入到苏寻自己的神魂之中。

  ……

  ……

  苏寻显露神迹,那竭国的百姓纷纷前来祈祷跪拜,别人不知道,但是“神仙”就在自己的身旁。

  那竭国的百姓脑海中也得到了那太极图案的启发,自然知道这一切都是他引发出来的。

  面对那竭国百姓的跪拜和进奉,他欣然领受。

  不过很快,苏寻便发现,那竭国的百姓有些不对劲了。

  他们太崇拜苏寻了。

  以前那竭国的百姓固然崇拜苏寻,但是更多的,还是将他奉为“上师”。时常有很多人过来跟苏寻请教,对于这一点,苏寻也不吝回答。

  可是,这一次之后,苏寻却发现,这崇拜,逐渐地演变成了一种莫大依赖。

  尤其是在“太极图”浮现以后,苏寻却更发现,那竭国的百姓,真正意识到太极图的人少之又少,十数万民众之中连千人都没有!

  更多的,只是将其认为是“神迹”。

  虽然并不会因此就什么都不做了。可是,苏寻却渐渐的发现,能够从中诞生的智慧,越来越少了。

  “我与尔等缘分已尽,也该离去了。”

  一日,苏寻忽然对前来贡奉的众人说道。

  众人顿时陷入到了茫然之中。

  老子轻轻抚须。

  数日之后,老子与苏寻又骑着青牛,前往瀚海,两人走到海岸之畔时,那瀚海的海水竟然自动分开两侧,让两人能够如履平地一般度过大海。

  那竭国诸多百姓得知,顿时全都悲痛万分,举国十数万人,苦求不得,皆前往送行。

  临离去之时,苏寻心中也有所触动。他毕竟不是老子,无法做到“太上忘情”。

  但是。

  既然缘尽,何必回头。

  那数十万人的追随,渐渐都停了下去,送行的人越来越少。

  苏寻就这么离开了。

  直到最后,跟随在他身后不离不弃的,仍有近千名。

  为首的,仍旧是当年第一次跟随苏寻的那八个年轻人。只是八个年轻人,如今只剩下了七个。

  剩下的那一个,在得知了苏寻离去的理由之后,则成为了那竭国的国王,留在了国土之中,愿为那竭国的百姓重燃志气,传承薪火。

  数年后,瀚海之畔,立起了一座巨碑,上面则写满了关于苏寻的传说。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lu.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lu.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